• <th id="ai9y2"></th>
    <button id="ai9y2"></button>

      <progress id="ai9y2"></progress>
      <li id="ai9y2"></li>

          <tbody id="ai9y2"></tbody>

          <progress id="ai9y2"></progress>
        1. 當前位置:新聞中心 > 行業資訊
          《當代醫生》杜塞爾多夫國際醫療展巡禮
          發布時間:2014/02/10 瀏覽次數:5658

             在德國杜塞爾多夫舉行的醫療行業的盛會“Medica( 國際醫院及醫療設備用品展覽會)” 于2013 年11 月23 號勝利落下帷幕。4天的會議期間匯聚全世界138,000 多人的專業觀眾和來自世界60 多個國家超過4300 家參展公司。Medica 創辦于1969 年,每年一屆,每年11 月中或下旬在德國的展會之都杜塞爾多夫舉行。Medica 被公認為是世界上最大的國際醫院及醫療設備用品展覽會,其規模和在行業的影響力在醫療領域首屈一指。Medica 的18 個展館大致分成醫療設備、手術器械、實驗室和化驗室設備和耗材、醫療信息化產品和服務、醫用通訊技術和設備、康復設備、美容設備、醫院家具設備、整體手術室設備、急救設備、常規醫用消耗品、原材料等幾個板塊,幾乎涵蓋所有醫療產品以及專業服務。筆者做為一名專業觀眾有機會與來自世界的同行共聚一堂交流國際醫療的新技術和了解國際醫療行業的新進展,展望未來發展趨勢。今年的Medica有幾個突出亮點引人矚目。

            第一個亮點是代表未來醫療發展趨勢的移動醫療(mHealth)在這次展會格外閃亮。各種各樣的移動醫療產品,尤其是無線通訊和云計算為基礎的移動醫療設備和技術以及服務格外搶眼。有數百家公司展示出各種各樣、各種用途的移動醫療產品。正在興起的穿戴設備已經從概念變成了實實在在的產品。更有五花八門的家用健康監測設備在這次展會紛紛亮相,受到廣泛關注。傳統醫療用品在信息化和無線通訊技術的平臺上找到了新的機遇。

            病人隨身攜帶了具有無線傳輸功能的小型監測設備,可以隨時隨地把生命體征的參數上傳到云,醫生和其它醫療管理人員,或病人家屬可以實時地通過電腦或智能手機等觀察到病人的情況,對病人及時采取適當的管理。

            除了可以接到顯示器、3D 電視或電腦在手術室顯示(左圖)以外,還可以通過云以無線傳輸的方式實時把手術過程傳送到遠端包括智能手機、電腦、3D 投影儀或3D 電視等遠端接收裝置,實現遠程醫療。

            第二個亮點是與移動醫療相匹配的便攜式醫療設備的興起。便攜式醫療設備也同屬于廣義的移動醫療,根據國際醫療衛生會員組織(HIMSS)對移動醫療的定義是“通過使用移動通信技術,如智能手機/ 移動電話、平板電腦、無線通信,云計算等來提供醫療服務和信息”。在傳統醫療設備基礎上使之小型化,便于攜帶,同時又保留了傳統設備的基本功能。本次展會展出的多種小型便攜的實驗室檢驗設備和手術設備引起與會者極大的關注。特別是印度展團展示的可以便攜式快速生化檢測設備,特別適用于鄉村醫生、基層醫療機構和邊遠的小型診所使用。美國公司展出的便攜式內窺鏡系統,采用電池和LED光源,更可以在沒有電源的地方實施一些快速和小型的檢查,做應急處理。韓國和日本多家公司展出的多款手提式X 光機,既可以便于攜帶到基層和邊遠地區使用,也可以固定在支架做常規檢查使用。對于中國正在進行的醫改,這個版塊的產品更應該引起國內同行和中國醫療管理機構和政策制定機構的重視。

            第三個亮點是3D 技術涌現。除了3D腹腔鏡的創始者美國Viking 公司繼續參展外,來自德國、日本、韓國的多家公司也紛紛展出了新一代的3D 腹腔鏡和顯微鏡技術。為臨床醫生帶來新的體驗。3D 手術成像技術日漸成熟,日益普及,必將成為今后微創和顯微手術必然的發展趨勢。

            第四個亮點是中國軍團持續崛起。在展會的18 個展館中的每個展館都可以看到中國的企業。既可以看到那些在國內外上市的大公司豪華裝修的展位,還可以看到大批鄉鎮企業的身影。既有以地區整體組團參展的團體陣容,還有大量獨自參加展覽的公司。到Medica 參展的中國公司逐年增多,大有占據半壁江山的趨勢。在以醫療耗材為主題的展館,中國企業更是大顯風采,已經超過了半壁江山。中國30多年來改革開放的紅利正在體現。中國在醫療產業領域正在向世界展現出我們已經在從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發展。但是,目前中國的醫療產品除少數公司躋身世界第一梯隊外,絕大多數產品仍然處于中低端水平,甚至某些低端產品通過低價競爭來獲取市場份額。對此,中國的企業應該引起高度關注,形成戰略聯盟,一方面制定政策建立自我保護和互相保護機制,避免同業內的惡性競爭和互相拆臺。另一方面,更應該積極進行技術創新,向高端產品線發展,提高產品的附加值。

            這是3D 的腹腔鏡系統,使腹腔鏡微創手術進入立體化時代,讓醫生可以更有身臨其境的感受,增加手術的安全性,提高手術效率??梢詮V泛應用于各種腹腔鏡手術。

            第五個亮點是巴西和土耳其等國家醫療產業的崛起。由于歷史的因素土耳其和德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在過去幾年受歐洲經濟不景氣的影響,大量旅居德國的土耳其裔技術人員紛紛回流土耳其,到土耳其創業和產業轉移,同時也把眾多德國的技術帶到土耳其,利用土耳其的廉價勞動力制造醫療器械,由此帶動了土耳其醫療產業的發展。近些年來做為金磚國家的巴西政府加大了對科技的投入,利用其和歐美國家的天然聯系,自主研發和積極引進相結合,直接刺激了巴西醫療產業的發展,正在成為醫療設備領域的黑馬。

            第六個亮點是南亞國際在傳統手術器械制造領域的穩固發展。傳統手術器械看似簡單,但是制作精美耐用,性能優良的手術器械需要材料、工藝、專有知識和對手術技術的全面了解等多方面的整合才能達到。德國的企業經過幾代人的不懈努力,在傳統手術器械領域的生產和制造達到了世界公認的最高水平。印度和巴基斯坦很早就抓住了歐洲人力成本昂貴,勞力密集型的醫療器械制造企業在向國外轉移之機,在外科手術器械制造領域搶占了先機。這些國家積極引進歐洲,特別是德國的器械制作工藝,現在他們的產品已經在歐美市場占有重要的地位。

            2013 年的Medica 已經落下帷幕,新的一年正在來臨,我們衷心希望Medica能對中國的醫療產業產生啟迪。衷心希望中國醫療企業乘深入改革開放的東風,抓住機遇,勇于創新,讓中國的醫療產業能整體站在世界最高舞臺,為人類健康事業做出巨大貢獻。

            作者簡介:丁文京 1982 年畢業于首都醫科大學,1987 年畢業于北京體育學院(現名北京體育大學),1996 年畢業于美國波士頓大學。是北美醫學基金會和北美醫學教育基金會創始人。多年致力于先進醫學技術的研發、引進和教育工作。獲得30 多項醫學產品專利,并先后向中國引進了美國的YESS 脊柱微創技術、德國的TESSYS 脊柱微創技術、美國Sandhill 胃腸動力檢查技術、美國無血熱焊接微創技術、英國連續嗓音分析技術、西班牙Elmed 體內碎石技術、西班牙Neomedic 無針吊帶技術、美國的甲烷和氫呼氣胃腸功能檢查技術等多種先進的醫學技術。多次在國內外學術會議上做學術演講。

          欧美日韩动漫福利资源网站